阳离子絮凝剂(CPAM)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电解质,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其分子链上带有阳离子基团和活性吸附基团,通过电中和及吸附架桥作用,降低水中ζ电位,使水中悬浮颗粒和带负电荷的水溶性物质失稳,絮凝,形成较大的絮凝物,使悬浮物沉降或浮上,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阴离子絮凝剂(APAM)是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盐共聚而成,是水溶性线状高分子絮凝剂,通过中和水中悬浮颗粒表面的电荷促进颗粒絮凝,从而使水中颗粒脱稳,脱稳后的颗粒在高分子聚合物活性基因的架桥作用下相互吸附,最终形成较大的絮团。主要用于各种工业废水的絮凝沉降,沉淀澄清处理,如钢铁厂废水,电镀厂废水,冶金废水,洗煤废水等污水处理、污泥脱水等。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系列产品分子链中含有一定量极性基因能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粒子,使粒子间形成大的絮凝物。它加速悬浮液中的粒子的沉降,有非常明显的加快溶液的澄清,促进过滤等效果,广泛用于化学工业废水、废液的处理,市政污水处理。尤其当污水呈弱酸性时,采用本产品较为适宜。
两性离子聚丙烯酰胺因分子内含阳离子基和阴离子基,它具备了一般阳离子絮凝剂的使用特点外,表现了更优异的性能。此类絮凝剂可在大范围的PH值内使用,具有更高的滤水量,较底的滤饼含水率,也可用于强酸浸提矿石或从含金属的酸性催化剂中回收有价值的金属。
原矿进入选矿厂经过破碎、磨矿、和选别作业之后,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分选为一种或多种精矿产品,尾矿则以矿浆状态排出。大量的尾矿若不妥善处理,危害很大。选矿厂排出的尾矿水中常含有大量的药剂及有害物质,其来源为选矿过程中加入的浮选药剂以及矿石中的金属元素,常见的有氰化物、黄药、黑药、松油、铜离子、铅离子、锌离子,个别情况下还可能有砷、酚汞等。通过使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或非离子聚丙烯酰胺使尾矿絮凝,经脱水设备脱
高分子絮凝剂是工业污水处理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常用的一种水处理药剂。按照其化学成分总体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类。无机絮凝剂有如氯化铁,三氯化铝,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等; 无机絮凝剂的优点是比较经济、用法简单;但用量大、絮凝效果低,而且存在成本高、腐蚀性强的缺点。
发布人:首信环保 发布时间:2018-11-21 10:05:08
水务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事业,政府对行业运行加以较严格的监督和管理,集中体现在定价机制上。目前,中国污水处理费实行政府定价,同时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的制定或调整根据各地污水处理厂和排污管网、排污泵站等设施运行和维护的合理定价成本,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兼顾居民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中国污水处理费标准地区差异很大,通过整理主要城市物价部门公布的污水处理价格,居民生活污水处理费最高的几个城市包括南京、苏州、上海、无锡等地,价格处于1.3-1.42元/立方米之间;太原、杭州、包头、长春等地的污水处理费较低,其中长春仅为0.4元/立方米,而定价最高的南京与最低的长春相差2.55倍。
污水处理费是水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污水处理费收费政策也是推进污染减排和水务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之一,然而目前中国污水处理费普遍偏低。一方面,污水处理费占居民综合水价的比重偏低,下表中列示的主要城市污水处理费占综合水价的平均值为30.75%,其中24个城市高于平均值,23个城市低于平均值,占比最高的为南京,为45.81%,占比最低的长春为13.79%。
根据国际经验,污水处理费应该高于水资源费和自来水费的总和,而中国水价结构是供水水价(不含污水处理费)高于污水处理费,部分地方的水资源费还高于污水处理费,水价内部结构不合理,污水处理费占比低;另一方面,水费支出占中国家庭支出比例偏低,按照国际经验,水费支出应占家庭支出的2%,而以水价相对较高的北京为例,2013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年支出为26275元,按每户4人为准,每户每月用水20立方米计算,水费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仅为0.9%。
可见,无论从污水处理费占综合水价的比重看,还是从水费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例看,中国目前的污水处理费价格标准均偏低。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下表列举的主要城市中陆续有14个城市调整了自来水价格,12个城市调整了污水处理费价格,除济南和太原自来水价格下调外,其他调整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调。然而,污水处理费最高的四个城市中,只有南京近三年上调了9.23%,而其他调整城市虽然上调幅度较大,但污水处理价格绝对值与南京、苏州、上海等地相比仍然偏低,可见,中国整体污水处理费价格偏低,仍存在较大上调空间。
目前,中国水污染情况严峻,水资源短缺问题也日渐凸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同以往相比,这对中国经济改革领域所释放的最主要信号就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水价改革的力度,《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陆续推出,2013年以来,随着对资源类产品的重视,国家又相继出台了《关于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等制度,要求水价进一步市场化,国内大部分城市都已或正在积极酝酿水价调整的具体方案、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同时采取合理方式调整城市供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并加大水费的征收力度。污水处理费作为水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污水排放量持续较快增长、水污染情况依然严峻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费提价是必然发展趋势。
污水处理业务的成本与污水处理量、处理标准有关,总体看,污水处理成本主要由管网折旧、电力和人工成本构成,合计约占总成本的70%左右,另外还有污泥处置费用、药剂及消毒剂等。
例如,武汉水务2013年污水处理业务成本中,折旧费、电力和人工成本分别占污水处理成本的35.59%、18.87%和17.27%,三者合计占污水处理成本的71.73%;首创股份2013年污水处理业务成本中,折旧、动力和人工成本分别占污水处理成本的34.02%、27.95%和12.24%,三者合计占污水处理成本的74.21%。
污水处理成本主要构成中,发电企业上网电价由国家发改委确定,中国自2005年起实施煤电联动政策,即如果半年内平均煤价与前一周期相比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则电价应相应调整,故煤价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电价变化从而影响到污水处理动力成本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工成本持续上升已成为常态;随着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管网建设落后、处理效率有待提高、处理标准偏低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未来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将日益频繁,污水处理企业折旧成本未来一段时间将呈上升趋势。可见污水处理成本将呈现长期持续上升的趋势,成为污水处理价格上涨的内在推动力。